2025年新版危廢倉庫所設置規(guī)范
發(fā)布時間:
2025-10-20 08:53
建設要求
(1)貯存庫是用于貯存一種或多種類別、形態(tài)危險廢物的倉庫式貯存設施。貯存庫污染控制要求:
①貯存庫內不同貯存分區(qū)之間應采取隔離措施,隔離措施可根據危險廢物特性采用過道、隔板或隔墻等方式;
②在貯存庫內或通過貯存分區(qū)方式貯存液態(tài)危險廢物的,應具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堵截設施最小容積不應低于對應貯存區(qū)域最大液態(tài)廢物容器容積或液態(tài)廢物總儲量1/10(二者取較大者);用于貯存可能產生滲濾液的危險廢物的貯存庫或貯存分區(qū)應設計滲濾液收集設施,收集設施容積應滿足滲濾液的收集要求;
③貯存易產生粉塵、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貯存庫,應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排氣筒高度應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
(2)貯存場是用于貯存不易產生粉塵、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大宗危險廢物的,具有頂棚(蓋)的半開放式貯存設施。貯存場污染控制要求:
①貯存場應設置徑流疏導系統,保證能防止當地重現期不小于25年的暴雨流入貯存區(qū)域,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淋危險廢物,避免增加滲濾液量;
②貯存場可整體或分區(qū)設計液體導流和收集設施,收集設施容積應保證在最不利條件下可以容納對應貯存區(qū)域產生的滲濾液、廢水等液態(tài)物質;
③貯存場應采取防止危險廢物揚散、流失的措施;
④貯存的危險廢物直接接觸地面的,還應進行基礎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m厚黏土層(滲透系數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滲材料(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cm/s),或其他防滲性能等效的材料。
(3)貯存池是用于貯存單一類別液態(tài)或半固態(tài)危險廢物的,位于室內或具有頂棚(蓋)的池體貯存設施,儲存池污染控制要求:
①貯存池防滲層應覆蓋整個池體并對池體進行基礎防滲;
②貯存池應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地面徑流等進入,保證能防止當地重現期不小于25年的暴雨流入貯存池內;
③貯存池應采取措施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
(4)貯存罐區(qū)是用于貯存液態(tài)危險廢物的,由一個或多個罐體及其相關的輔助設備和防護系統構成的固定式貯存設施。貯存罐區(qū)污染控制要求:
①貯存罐區(qū)罐體應設置在圍堰內,圍堰應保證能滿足防滲、防腐性能要求;
②貯存罐區(qū)圍堰容積應至少滿足其內部最大貯存罐發(fā)生意外泄漏時所需要的危險廢物收集容積要求;
③貯存罐區(qū)圍堰內收集的廢液、廢水和初期雨水應及時處理,不應直接排放。
(5)貯存點是《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HJ1259-2022)規(guī)定的納入危險廢物登記管理單位的,用于同一生產經營場所專門貯存危險廢物的場所;或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設置于生產線附近,用于暫時貯存以便于中轉其產生的危險廢物的場所。貯存點環(huán)境管理要求:
①貯存點應具有固定的區(qū)域邊界,并應采取與其他區(qū)域進行隔離的措施;
②貯存點應采取防風、防雨、防曬和防止危險廢物流失、揚散等措施:
③貯存點貯存的危險廢物應置于容器或包裝物中,不應直接散堆;
④貯存 點應根據危險廢物的形態(tài)、物理化學性質、包裝形式等,采取防滲、防漏等污染防治措施或采用具有相應功能的裝置;
⑤貯存點應及時清運貯存的危險廢物,實時貯存量不應超過3噸。
貯存設施管理
①貯存場所地面須硬化處理,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并涂至少 2mm 密度高的環(huán)氧樹脂,且表面無裂隙。
②存放固態(tài)半固態(tài)物料可設置收料托盤,用于收集泄漏物料。
③倉庫內應設置防泄漏收集導流溝渠,導流溝連接至收集池內。
④倉庫內應設置防泄漏收集池,收集池容積不低于最大容器的最大量或儲量的五分之一。
⑤危險廢物倉庫內及出入口處需設置監(jiān)控系統。
⑥危險廢物倉庫內應設置安全照明,燈具,線路設施,設置需滿足防爆要求。
⑦按照規(guī)范要求張貼或懸掛危廢二維碼標簽。
⑧倉庫內配備與環(huán)境事故風險相對應的應急物資。
⑨不同規(guī)格的空包裝桶、容器放在卡板上,應堆疊整齊,用拉伸纏繞膜圍緊實,貼上危廢二維碼標簽。
⑩建立危險廢物貯存臺賬,并如實和規(guī)范記錄危險廢物貯存情況。
相關新聞
關注我們
-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
15853332398
電子郵箱
電子郵箱
sdztkjsw@qq.com
關注我們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
- 返回頂部